性別化創新通訊新知

(1)氣候引起的生理性別差異 (2)人工智慧、偏見與倫理 (3)臉部辨識演算法偏見 (4)保健領域AI (5)科學史課程教授婦女成就 (6)服務中的人機互動 (7)醫療系統粗略的種族數據 (8)年齡相關的偏見和人工智慧 (9) SABV的應用 (10)婦女與高等教育 (11)反映月經的類器官


2023/08/23

1. 探索水生和陸地生態系統內由氣候引起的生理性別差異,以減輕生物多樣性喪失

E Gissi, L Schiebinger, EA Hadly, LB Crowder… -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水生和陸生生物對氣候變化的反應可能取決於生理性別。有個關鍵的挑戰是揭露生理性別和氣候變化在個人和人口層次上的相互作用,以及對…的連鎖效應……


2. 人工智慧、偏見與倫理

A Caliskan

雖然ChatGPT試圖減少偏見,一旦收到英譯性別中立的土耳其語句「O bir doktor. O bir hemsire(他是一名醫師,他是一名護士)」時,卻產生有偏差的結果:「He is a doctor. She is a nurse.(他是一名醫師,她是一名護士。)」我們已在2016年證明……


3. 臉部辨識演算法偏見的基準測試:使用合成人臉和人類評估的實驗方法

H Liang, P Perona, G Balakrishnan - arXiv preprint arXiv:2308.05441, 2023

我們提出了一種測量臉部辨識系統偏見的實驗方法。現有的偏見測量方法依賴在自然環境收集的基準資料集,並註釋受保護的(例如種族、社會性別)和不受保護的(例如......


4. 促進保健領域的人工智慧:最佳做法的全面回顧

S Polevikov - Clinica Chimica Acta, 2023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ML)是塑造保健行業的強大工具。這份回顧考慮了人工智慧在臨床實踐中的十二個關鍵面向:1)倫理的AI;2)可解釋的AI;3)AI的健康公平和偏見;4)贊助偏見;……


5. 在本科生的科學史課程中教授婦女的成就和思想

E Yale - History Compass, 2023

正如目前豐富的學術研究示範的,婦女至少從現代早期開始就持續為歐洲和英美世界的自然哲學、科學和醫學做出貢獻。她們在這些領域的參與,像是……


6. 服務中的社會性別化人機互動(Human–Robot Interactions)

S Forgas-Coll, R Huertas-Garcia, A Andriella, G Alenyà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 2023

Covid-19 的爆發促使在面對顧客的服務中使用服務機器人來替代員工,以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然而,這種發展並未解決關於機器人是否應該……的辯論。


7. 粗略的種族數據掩蓋了臨床風險評分模型的性能差異

R Movva、D Shanmugam、K Hou、P Pathak、J Guttag…
美國的醫療數據通常只記錄患者大略的種族群體:例如,印度和中國患者通常都被編碼為「亞洲人」。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粗略的編碼是否掩蓋了…中有意義的差異……


8. 年齡相關的偏見和人工智慧:一篇範域文獻回顧(scoping review)

CH Chu, S Donato-Woodger, SS Khan, R Nyrup… - Humanities and Social …, 2023

...隨著人工智慧系統和應用程式遍及我們的日常生活,公平性對於這類系統的設計和部署變得非常重要。關鍵是去確保這些人工智慧不會……


9. 《美國生理學期刊-心臟與循環》中生理性別作為生物學變量的歷史應用回顧

ML Vanden Noven, M Anselmo, CT Tahsin, J Carter… - American Journal of …, 2023

儘管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要求將生理性別作為生物學變量(sex as a biological variable,SABV),但研究中的女性代表性仍然不足,推動了《美國生理學期刊-心臟與循環》(Am J Physiol…


10. E., MATEY, J. 婦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管道和結構性不平等

S ALNAA - Gender and Women Studies, 2023

過去十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愈來愈重視女性的教育和賦權,一部分是為了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5,該目標旨在實現教育領域的性別平等以及……


11. 反映月經的類器官(organoid)

如果培養時間夠長,取自子宮內膜或經血的子宮內膜細胞簇可以自組織(self-organize)成結構,藉著與子宮內發生的情況相呼應的方式對刺激作出反應 。這些「類器官」讓科學家們對月經背後奇妙、鮮為人知的生物過程有了新的認識。它們可能會帶來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等與經期相關疾病的新療法、新的節育方法以及對懷孕早期階段更深入的了解。生物醫學工程師Juan Gnecco表示:「我認為這將徹底改變我們對生殖健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