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提供了解釋和預測現象的框架。概念則影響數據如何被描述和詮釋,包括如何分類特定現象。有些理論關係到整個領域,肩負整個典範的地位;而有些理論僅關係到該領域內的幾項問題或是主題。不論哪一種情況,理論和概念決定了特定領域或主題的研究如何執行,也影響著:
- 什麼構成一個有趣的研究主題
- 什麼需要解釋(亦即有趣的研究問題)
- 什麼算是證據
- 如何解讀證據(包括使用的概念)
- 什麼方法被認為是恰當的
重新思考與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有關的核心概念與理論之意義是為確保:
-
任何預設的建立或是議題的處理都是根據最佳的證據和資訊,
-
此外,採用的理論與概念,不會使研究者忽視與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有關的重要面向,而這些可能是創新的沃土來源。
問題:
-
與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相關的哪些「背景假設」(如果有的話),形塑或潛藏在該領域的概念與理論?這些背景假設可能不是很明顯。背景假設是一個研究社群內共享且未受質疑的先入之見或是慣例(Longino, 2002)。分析社會性別和重新思考語言和視覺表徵也許有助於揭發不自覺的假設會如何形塑概念與理論。
-
有關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理論與概念對於研究如何進行的意涵是什麼?亦即研究主題的選定、方法的使用、什麼算是證據,以及如何解釋。這些概念與理論如何有助於形成研究問題?研究人員認為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是固定且二元的嗎(見分析生理性別與分析雌雄同體物種之生理性別)?研究人員認為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是分開的又或者會考慮到這兩者可能互相影響(見案例研究:慢性疼痛)?
-
哪些與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相關的問題未被提及,或是因為該領域概念與理論的形成方式,而被誤解或扭曲?舉例來說,「不正確就位駕駛」的概念使工程師在設計時,排除了某些特定群體(見案例研究:具包容性的碰撞實驗實驗假人)。
-
(在該領域現有的概念與理論中)與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相關的假設,以及與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相關的可得證據與理解之間,是否存有衝突?新證據納入考量後,該如何重新形構概念與理論?
-
新的概念或理論如何揭露新的證據?
-
這些概念與理論是否開創了性別化創新的可能性?
基本概念與理論改變的實例:原先,考古學家只將部份特定石器,例如:精密接合的箭頭、矛、手斧等,視為早期人類使用的「工具」。這樣的分類法,促使理論家認定早期人類社會是透過大型狩獵來維繫的。接著,他們做出推斷(立基於當代常規),認定男性為工具製造者和獵人。當「工具」的概念被擴大,包括用以採集堅果、製革、採收穀類以及木工用的片狀石器也被納入後,理論家才對早期人類社會糧食生產的廣大範圍有了更多的了解。擴大史前社會可稱之為「工具」者的概念,開啟了關於早期人類日常飲食、以及關於石器社會之經濟與文化目標的新問題(Conkey, 2007; Gero, 1993)。
基本概念改變的實例:傳統上,定義骨質疏鬆為停經白人女性的疾病。然而,歐洲以及美國境內與骨質疏鬆相關的髖關節骨折案例中,男性即占了近三分之一,但常受限於診斷定義,而造成男性長期被漏診。重新定義骨質疏鬆,並將男性和有風險的少數族群納入其中,帶出了新的研究以及臨床治療,也將骨質疏鬆的診療帶入更廣的群體中(見案例研究男性骨質疏鬆研究)。相反地,心臟病常定義為中年男性的疾病。然而,心臟病也是女性的主要殺手。重新定義包含女性的心臟病,需要重新定義心臟病的症狀並找出新的診斷工具;而傳統臨床試驗中,70%男性和30%女性的人數比例,也需要重新界定(見案例研究:不同群體的心臟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