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定詢問的問題——以及透過暗示界定未詢問的問題 (例見案例研究:生理性別決定的遺傳學)。
- 構築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的選擇。
如同研發過程的其他階段,研究問題的選擇通常依——不論含蓄或明顯——與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相關的假設而定(見方法:分析社會性別)。正如研究與研發過程的其他階段,新創的發展潛力奠基於嚴格審視潛藏於既有做法中,與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相關的證據(Bührer et al., 2006; Schraudner et al., 2006; Schiebinger, 2008; Wylie, et al., Klinge, 2010; IOM, 2010; Wajcman, 2010)。
分析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對研究問題生成的影響之關鍵問題:
-
如果不分析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我們將無法知道哪些事?
-
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如何影響並限制該領域的研究問題?舉例來說,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術是評估冠狀動脈疾病的一項有效診斷工具,但是,此技術有出血的風險,且特別容易發生於女性患者。研究人員為了提昇血管造影術的安全,設計了新導管並取得專利,也改良了施行步驟,改由以橈動脈進行血管造影術而非股動脈。這項改變降低了所有人的術後出血情況 (見案例研究:不同群體的心臟病)。
-
有任何假設是根據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而形成的嗎?這些假設能用可取得的證據解釋嗎?這些支持研究問題的假設能否禁得起嚴格驗證?舉例來說,對社會性別差異的文化預設可能引導企業行銷投向「特定性別」的產品——其中一例為特定性別的膝關節義肢——這未必是消費者的最佳選擇(見案例研究:膝蓋問題的去性別化)。研究人員已有生理性別或社會性別為二元之預設?舉例而言,最近的研究指出,一些跨性別者可能有較高風險罹患心臟病,但是心臟疾病研究通常不會著重在跨性別病患身上(見案例研究:不同群體的心臟病)。
-
研究受試者中是否遺漏任何潛在相關的族群(例如:藥品研究中的雌性動物、系統生物學中的婦女與多元性別群體、汽車工程工業中的懷孕婦女與體型較大群體)?(見案例研究:處方藥品、系統生物學與具包容性的碰撞實驗假人)。
-
什麼樣的研究問題能導向更堅實的研究設計和方法?舉例來說,在生理性別差異的研究中,遺傳學家已揭露了將雌性發育途徑描繪為「被動」的科學模型之缺點。藉由挑戰此被動性假設,研究人員對卵巢發育途徑提出了新的問題。新的研究發現顯示雌性與雄性發育皆為主動的基因傳導過程 (見案例研究:生理性別決定的遺傳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