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調查

原文網頁連結,如對本網頁翻譯有問題,歡迎聯絡我們

在問卷中詢問社會性別及生理性別
在社會科學、衛生科學、土木工程、都市計畫等領域中多數的問卷調查都包含了關於生理性別或社會性別的人口統計問題。傳統上,詢問生理性別或社會性別的問卷題目會要求受訪者表明自己是男性或女性(見表格一)。然而這樣的方式被批評有概念的滑動、不準確,且無法捕捉到社會性別與生理性別認同之複雜性。在問卷當中將出生的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認同合併詢問會降低問卷研究在政策發展及創新上的精準性及相關性。

方格一。單一步驟方法(範例)

範例取自2008-2009美國全國大選問卷調查(Westbrook and Saperstein, 2015)

在回顧美國主要的社會調查時,Westbrook與Saperstein (2015, p. 535)發現當前的單一步驟方法往往會「合併生理性別及社會性別,並且將其遭致的概念混雜當成是個顯而易見的二分、生物性固定的,且是經驗主義的顯著特性。」使用單一步驟方法的調查常會交替著使用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之用詞,或是未精確說明他們要問的是兩者中的哪一種(見方格一)。此外,這種方法預設了受訪者的出生性別及當前的性別認同之間是一致的,這使得問卷分析者完全不可能辨別出順性別與跨性別群體(請參考名詞解釋:生理性別以及社會性別)。

單一步驟方法通常也會將提供的選項限縮於相互排除的二元類屬(女性∕男性、女人∕男人)(Westbrook and Saperstein, 2015)。也因為這樣,他們間接地延續了生理性別與∕或社會性別的刻板化概念,同時這讓不認同女性∕男性及女人∕男人類屬的多元性別個體也因此隱形了。

為了改善這些缺點,研究人員發展出了分別計算出生性別及當前性別認同之兩步驟方法(Deutsch et al., 2013; GenIUSS Group, 2014; Melendez et al., 2006)。此兩步驟方法已經由跨性別群體測試,也由更廣泛的北美群體驗證完成並且取得了優良的結果(GenIUSS Group, 2014; Magliozzi et al., 2016; Reisner et al., 2014; Saperstein and Westbrook, 2018; Tate et al., 2013)。

此方法(見方格二)有幾個優點。這讓調查研究人員能夠間接地從受訪者不相應的出生性別與社會性別認同中,間接地推斷其跨性別認同(例如受訪者在出生性別題目中勾選「男性」、在性別認同題目中勾選「女人」)(Magliozzi et al., 2016)。此外,它拓展了調查參與者可選擇的選項數量。在方格二當中的出生性別問題中,回答的分類除了「女性」與「男性」之外,還包含了「間性別」以及「以上皆非」(並附有開放式回答之選項)。同樣的,在當前性別認同的問題中也列出了「非二元」、「性別酷兒」以及「以上皆非」(並附有開放式回答之選項)作為可能的回答選項。

方格二。兩步驟方法

改寫自Magliozzi et al. (2016) 與 GenIUSS Group (2014)

留意此處的回答選項中,出生性別使用了生物性的用語「女性(雌性)」與「男性(雄性)」,而當前性別認同則列出了社會性別用語「女人」與「男人」(見方格二)。這樣的修辭區別相當重要,因為它有助於向受訪者表達出生性別與當前性別認同兩者間的概念差異(請見名詞解釋:生理性別社會性別)。然而,這樣的區隔在使用單一詞彙來表達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認同的語言當中便無法作到。舉例而言,丹麥、挪威以及瑞典的語言中就沒有分別表達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認同的詞彙,生物性詞彙「雌性」及「雄性」與社會性別詞彙「女人」及「男人」彼此間並沒有區別。不過,這些國家的調查研究人員仍舊可以運用兩步驟方法來區隔出生性別與當前的性別認同。

不認同二元性別類屬(女人或男人)的主體可能會使用很多樣的詞彙來表達其性別認同(例如非二元、性別酷兒、非常規性別、無性別)(Factor & Rothblum, 2008; Magliozzi et al., 2016; Scheuderman et al., 2019)。這些性別表達的意義以及普及度也常隨著時間改變,並且會因為語言和文化脈絡而有所差異(Factor & Rothblum, 2008; GenIUSS Group, 2014; Jans et al., 2015)。

這便為調查研究人員帶來了一項挑戰。無論一個問卷提供了多少選項,都永遠不足以涵蓋性別自我表述的完整範圍(Magliozzi et al., 2016)。這個難題可以藉由置入一個開放式回應的選項來解決(見方格二)。不過,為了要進行有意義的數據比較,調查分析人員可能得在分析資料之前,先行從更廣泛的範疇中,將這些開放式的表述進行歸納(Magliozzi et al., 2016)。

取自不認同二元性別類屬或間性別主體之受訪者的資料不但不該簡簡單單地從分析當中剔除,更該依據事前規劃的研究規劃加以處理。為了得出有意義的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應該考慮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針對非二元性別以及間性別主體做超取樣(請見方法:分析健康與生物醫學中的社會性別分析生物醫學中的生理性別)。

近期研究人員亦開始為問卷調查探索更為細緻的社會性別多因子量測(Magliozzi et al., 2016, Nielsen et al., 2021, forthcoming, Pilote et al., 2013; Saperstein and Westbrook, 2018)。這類量測方式的使用能夠為特定的性別相關態度及行為提供更明確的知識(請見案例研究:健康研究中的社會性別變項)。

美國國家學院(The U.S. National Academies)最近發表了用於測量生理性別、社會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的新工具(National Academies, 2022)。這項資源包括術語、概念以及美國目前最佳的衡量做法。